馬修體驗旅遊紀實----

打開冰箱,一股濃郁的草莓香氣散開,回想三天前才領著20多位顧客跟員工從產地回來,齒頰尚留著草莓獨有

2013-03-10
    
    打開冰箱,一股濃郁的草莓香氣散開,回想三天前才領著20多位顧客跟員工從產地回來,齒頰尚留著草莓獨有的香甜。這趟規劃了三年,幾經波折的產地體驗之旅,也在第一團行程的記憶中逐漸凝聚。

 

    3月6日 6:30一早,29人座大型遊覽車已經在門市門口等候。一度擔心為了求取寬大的舒適座位,與狹隘的產業道路無法兼顧,經過一再地與達人們確認,才在行前敲定兩者兼具的完滿結果。不過忐忑不安在往南化關山張錫斌老師家的幾個坡道轉彎處,看到司機先生猶豫眼神,再次應證理想的實踐過程還是伴隨許多風險。


   
    所幸一切在和益通運于先生司機細心地駕駛下,來到悠靜的張錫斌老師製作手工黑糖基地。大群人一下車,就緊緊地包圍著張老師,聽他敘述昨日忙碌到午夜,今日稍事休息,無法親眼讓大家參與黑糖製作的致歉聲。在取用剛特地準備的黑糖水,跟著張老師從甘蔗園栽種、榨汁、粗濾、熬煮、添材火、結晶的引導過程,感受到產品製作的用心及得來不易的價值。扮演熬煮黑糖的灶是矚目的焦點,老師特別指出,為了增加熱效率及支撐更重的煮鍋,特地在灶的內緣加裝了厚重的鐵片。經過這些日子的試驗,發現煮黑糖的時間可以從以往的8小時縮短到6小時。看到這些達人用他一生的心血捍衛這些食物的努力,相信每位參與的夥伴在食物入口時,更可以感受其得來不易的價值。


  
   一路豔陽高照、晴朗如初夏。告別婉延的山路,來到新營在地經營70年華味香鴨肉料理用餐。經過第三代郭正明先生與第四代郭忠銓先生的創意激盪,老店有了新意。無論在空間規劃與料理的呈現均有別於傳統中式餐點的擺盤與裝飾。在飽餐裹腹間也感受到老店突破的用心,相信除了美味外,也足以在旅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記。



   顛頗的山路轉換到平坦的高速公路,來到了埔里食用玫瑰園章思廣夫婦經營10年的農場已近黃昏。形形色色的香草植物與不用化肥與農藥栽種的食用玫瑰,透過達人親身的導覽與經歷,是最完美的體驗行程。剛做完月子的章太太自我解嘲玩笑說,體重尚未恢復就要出來見人真是為難她了。我一直很喜歡這對夫妻樂天的個性,雖然持續為玫瑰花病蟲害與氣候不穩定所苦,但一路堅持的毅力及不退縮的個性,造就圓夢的典範。



 在落日的催促下,不得不終止熱絡的對談。從埔里到水里途經日月潭,在車上瀏覽這個聞名中外的景點,也別有韻味。天黑前趕到仿唐建築的老五民宿。飽餐後,在生態導覽終結這一日的奔波。在蛙鳴鳥叫,無電視紛擾的山中夜宿,期望各位可以感受到獨特有別於一般飯店夜宿的氛圍。


  幾乎不用morning call,準時起床食用民宿主人精心的早餐是一種在地價值的幸福。盧振旭先生(老五)特地選用在地蔬果做成生菜沙拉、搭配自己做的多種口味饅頭、地瓜米漿、八寶粥等,甦醒一天的味蕾。看到每個人滿足的笑容,更加相信人與天然食材本來就是一體的。科技創造很多奇蹟,但是生命的起源還是跟大自然緊密相關的。

  

   告別了老五民宿的拍照聲與讚歎聲,北上往大湖馬拉邦北側好山水草莓園。主人翁賴少興先生特地騎機車引導車子,同時保留約500公尺讓大家有機會散步至草莓園。當明媚山谷伴隨青翠山嵐的草莓園呈現眼前時,讓這群城市佬驚呼聲連連。當賴太太將清洗好的草莓端出邀請大家品嚐時,草莓以秒殺的速度消失及頻頻點頭的動作,讓特地安排這麼遠的行程確認值得的。一夕間所有的人拿著剪刀與籃子下田採草莓,所有的滿足笑意在田間流竄。草莓一直被稱為幸福的代名詞在此刻完全應證。


 
   此次旅程特地以別於旅人攝影,我們更運用拍立得將參與的人們影像留給農友。我們希望傳遞的不只是遊覽,而是體驗後口碑的傳頌。



  伴隨著草莓戰利品,品嚐客家創意料理也是精心擘劃的心意。梯田料理主人翁彭姓夫婦,一道道結合在地食材與高超的料理手藝,完全征服席間媽媽的胃。一盤盤清淡不油膩的料理,用心烹調的美味端出,對於規劃多日的主辦者而言,一切都值得。







   最後一站我們選擇到訪雲林古坑福智有機園區張永晉先生的農場。雖然此刻非百香果產季,但熱情與開朗的張先生,開放大家下田摘高麗菜、胡蘿蔔、山藥,並蒸煮玉米的心意,感受到友善農民的體貼。在張先生堆滿笑容的臉龐,我真切體驗到"施比受更有福"的真正涵意。



   雖然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活動,所有的疲憊都在回程顧客高度滿意中化解無蹤。我們很開心聽到顧客經過兩天的下鄉,體驗到堅持有機的辛苦歷程,也更加珍惜這些得來不易的果實。伴隨著夕陽,我們相信這樣的種子會慢慢在每個參與者的心中萌芽、茁壯。在三週年的前夕,是馬修嚴選開啟新里程重要的一步。


 
   我們很珍惜這些緣份,更珍惜擁有這塊土地美好的人、事、物.....

  

更多article.type.dia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