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進補 該補些什麼才對?
除了補藥膳湯品之外,冬季進補我們應該更有意識地去挑選食物的種類,本篇文章提供大家參考!

每到天氣轉冷的季節,親朋好友相約齊聚薑母鴨、羊肉爐來場入冬食補。但是冬季進補到底該補些什麼呢?除了補藥膳湯品之外,同時我們應該更有意識地去挑選食物的種類,確保營養均衡並避免過度負擔的飲食。以下幾類需補充的食物及營養素,提供大家參考看看!
1. 蔬菜類
現代人大多飲食資源充足,不同於以往在年節時期才有機會補充充足肉類的時代,如今現代人大多餐餐有肉吃,反而蔬菜類是現代人較容易攝取不足的食物種類。
蔬菜類(包含葉菜類、根莖類、花果類、蕈菇類蔬菜)可以提供人體膳食纖維、維生素及部分礦物質。每位成人記得每餐要補充一碗八分滿的蔬菜量,才是充足的蔬菜攝取量。
2. 原型食物
日常飲食中,多攝取原型食物,例如:選擇青菜、肉與豆製品等。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可能一不小心在無形之中吃下過多高鈉的食物。部分營養素(例如:膳食纖維、植化素等)經過加工流程也可能會流失,因此原型食物比起加工食品是更好的選擇。
3. 優質蛋白質
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搭配適度運動,可以幫助我們增強體力、促進新陳代謝。想攝取優質的蛋白質,建議選擇油花分布較少的低脂肉類,此外鮭魚、白蝦、文蛤等海鮮也是不錯的選擇。此外,由黃豆製成的豆腐、豆乾等豆製品也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。
另外其實優格也是優質蛋白質來源的選擇之一,且經過益生菌發酵,優格的蛋白質分子部分轉換為更微小的胜肽,更有利於人體吸收營養。
4. 益生菌
過節期間,餐餐都吃得很滿足,而維持健康之本還是在於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。這段時間更別忘了補充益生菌,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。益生菌的來源除了益生菌粉包,也可透過包含優格、優酪乳等「食補」方式補充足量的益生菌,建議選擇無添加過多人工添加物以及無加糖的成分,幫助消化、改變細菌叢生態,在大吃大喝期間也能幫助維持健康。
趁食慾大開的季節,補充日常較少攝取到的營養素,透過適當的「食補」幫助飲食均衡,有助於健康維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