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公園門市開始的生活實驗

多年過去,馬修嚴選第一間門市仍靜靜地站在這裡,等著你來聽一段關於誠實、堅持與日常風景的故事。

2025-09-18
馬修嚴選

在台南一處靜謐的街角,有一間不起眼的小店,是馬修嚴選一切的起點。

這裡不是商業熱區,卻孕育出我們最初的味道與信念。多年過去,這間門市仍靜靜地站在這裡,等著你來聽一段關於誠實、堅持與日常風景的故事。

打開一間小小的工作室的門

2010年,馬修嚴選正式成立。

當時的創業團隊只有三人,一人負責製作、一人負責行政與銷售,而創辦人馬修王世煌,則肩負起品牌決策、對外業務與送貨的工作。這個由不足20坪空間改裝而成的工作室,是品牌最初的造夢場,也是每天早晨優格香氣的源頭。

最早期的設備簡單到只有功能性:發酵箱、冰箱、鍋碗瓢盆,以及一個手工製作的吧台。所有果漿與優格,都是在這裡手工製作完成。

那時候,一天只要有一筆交易,就已經讓團隊覺得欣喜萬分。

一場市集、一篇部落格文,品牌開始被看見

馬修嚴選的第一批顧客,多半來自於市集與口耳相傳。穿梭在文創市集擺攤的那段日子,常常需要家人支援,馬修的母親也曾親手幫忙切芒果與玫瑰,成為品牌最早的果漿助手。因為產品需冷藏、無添加、對溫度變化極為敏感,市集的環境對於維持品質是一大挑戰,但也因此,我們學會了如何堅持、如何溝通。

真正讓品牌嶄露頭角的,是一篇部落格文章。

當年,知名的在地美食部落客「倫敦男孩」介紹了馬修嚴選,讓台南在地的設計圈、文創圈與小店主開始認識這個來自巷弄中的手工優格品牌。不久之後,受到台南新光三越的進櫃邀請,並在極冷的冬季檔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。

那是一段靠著家人、朋友與幾個關鍵報導累積出來的信任時光。從一篇文章開始,走向百貨、進入超市、獲得媒體報導,品牌開始累積能量。

從街角工作室,到真正的門市樣貌

隨著生產需求提升,我們在2011年將工作室搬至不遠處的另一個空間,讓公園門市得以轉型為品牌第一間實體店鋪。原本屬於生產空間的玻璃窗被打通,改建為試吃吧台,讓顧客可以直接坐下來,品嚐無添加糖優格的真實風味。

這段轉型的過程中,我們陸續邀請顧客參與試吃、舉辦生活講座、開設優格料理課程。從品茶、咖啡、到牙齒保健,每一場活動都不只是知識分享,而是讓大家從飲食開始重新思考「怎麼過生活」。

2012年,我們找來一位剛畢業、對空間設計充滿熱情的年輕設計師,幫公園門市進行了第一次真正的空間設計。木質溫潤、日光柔和、吧台試吃空間成形—我們的門市終於有了「品牌的樣子」。

二樓書房與一面牆,留下品牌的記憶

公園門市不僅是品牌誕生的地點,更是一座記憶博物館。

門市二樓常設的『時光收藏展』—收藏著品牌一路走來的故事。

我們特別保留了一面牆,獻給最初與我們一起前行的四位植人:草莓植人賴少興、百香果植人張永晉、蜂蜜植人李福涼與李麗玉夫婦、以及梅子植人許鴻文。這些與土地共生的人們,是我們味道的起點,也是我們精神的根。

另一側的牆上播放著五週年的紀錄影片,訴說馬修嚴選最初五年的嘗試、挫折與微光,那些畫面裡,有市集的帳篷、有回填瓶身的照片、有第一次生產的工作檯,也有一間小公司從零到有的腳印。

值得一來的地方

如今的公園門市,是品牌與土地對話的原點。

它不是人潮最多的門市,卻是最貼近我們初衷的地方。坐在二樓,看著對面321巷的日式建築、苦楝花悄悄綻放,我們仍然記得:那一年春天,我們在這裡做出第一瓶優格。

如果你有機會來台南,除了走訪孔廟、美術館、神農街,也許可以走進這個巷口轉角的小門市。來瓶優格飲、看看書、看看牆上的故事,也許你會像我們一樣,感受到生活的某個片刻,是可以慢下來、靜靜地,讓味道說話。

更多article.type.blog